松湖镇 - 简介

江西省新建县松湖镇,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位于属国家重点堤坊工程一药湖大堤和港北大堤中。新建县的最南面,距省会城市南昌约30公里。昌樟高速公路、锦江河流穿境而过,经新建县石岗镇、流湖乡和丰城市隍城镇、湖塘乡、同田乡的混泥公路均直通松湖镇境内,交通水陆两便。
松湖镇 - 概况

松湖镇总面积为88.9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30206人,耕地面积40000亩,其中水稻面积36000亩,占耕地面积的90%,属产粮大区,亩产达450公斤,反季节蔬菜5000亩,马蹄2000亩,松湖镇稻麦供种、肥水管理、农药百分之百由农业科技队伍负责指导,农业新技术和旱床育秧、抛秧等得到广泛深入应用,随着药湖开发不断深入,新增高产稳产面积2000亩,松湖镇实现年农业总产值7200万元。投资150万元用于圩堤加固、防险、水利设施修复。全年共完成土方68万方。
松湖镇历史悠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昌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2000年历史的松湖老街是松湖镇、丰城、高安商贸的窗口,日成交量70万元,2000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蒸笼编制及金银加工业等手工业从业者达到5000人,年实现收入2500万元。
1997年来,按集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对镇政府所在地的沙洲新街进行了规划,建成投资160万元,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全县一流乡镇中学,日供水量达600吨的自来水厂预计2000年底可建成投产。城镇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为松湖"古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松湖镇 - 基础建设

2008年全面实施了“1660”重大重点项目工程,具体涉及到农业、水利、交通建设、教育与卫生、小城镇建设等领域,总计16项,总投资规模5981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91万元。内含农业项目3个,投资376万元;水利项目4个,投资3523万元;交通项目3个,投资1786万元;教育项目1个,投资134万元,文化项目1个,投资20万元;小城镇建设1个,投资35万元;土地整理项目1个,投资84万元;2个村办公楼项目,投资16万元。上述项目有的已经竣工,有的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项目都是民生工程,能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此,每个项目都认真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二是明确了完成的举措。三是明确了完成项目的时限。四是明确了工作的督查和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举措,好坏有奖罚。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松湖镇 - 社会事业

计划生育已经完成四项手术993例,尤其是近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集中服务月活动,打好了以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为主的计划生育攻坚战,全面完成了县里下达的任务,确保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0%以上,及时率达到9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下,计划生育率80%以上。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小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共计发放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共158万元,灾害救助8.5万元,社会补助11万元,大病补助43893元,残疾人补助13660元。敬老院建设56万元。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显著,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000多人,参合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参合人数950人。村级卫生所的建设已经完成9个,还有4个正在施工之中。兽医防疫大楼也已启动建设。
为了稳步推进依法治镇,实行了党政领导维稳包村责任制,建立了信访工作接待制度,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了“和谐110”,村民调处理事会的作用,把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先后多次开展了交通要道、砖瓦厂、加油站、液气站、渡口及瘦肉精食品等安全专项排查。先后查处治安案件31起,调解各类纠纷78起,接待上访人员45人(次)。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了一起境外工程因施工意外死人事故和两起昌樟高速公路由于施工造成的意外死人事故,有效地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鄱阳湖二期第五单项药新一标、药新二标工程共计拆迁房屋285户,拆迁面积42207平方米,安置工作全部妥善完成,药湖大堤除险加固工程正在顺利进行。松湖镇实现了无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创业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松湖镇 - 党政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松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松湖镇全面推进了以“三项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结合“五风”整顿、以村支部“星级创建”活动为契机,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突出“强班子、重民生、抓发展”三个重点,扎实开展争创基层党建“十面红旗”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乡镇“亲民为民爱民”好班子的三项创建活动。精心组织,认真引导党员“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通过党员负责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增强党性搭建平台。突出“三培两带”、“三富四联”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按照“亲民为民富民”的创建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亲民,“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在行动上为民、富民,每个领导干部每周不少于3次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做好民情日记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为帮扶对象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早日致富。在抓好村级组织创五好、争星级的同时,并加强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建立了流动党员的临时支部。在开展“争创星级”和党员“岗位竞赛”的同时,注重和突出“创业比实绩,创新比贡献、创优比位次”的“三创三比”实际效果。“七一”期间,全体党政干部分别对全镇32户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送去了慰问金6400多元,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与此同时,并重点创建了南湾村的“健康妇女之家、关爱留守儿童之家、老年人活动之家、党员之家和便民服务之家”的“五个之家”,大大改善了干群关系,把松湖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凝聚起来,形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构建和谐松湖做出了新的贡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群众生产生活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松湖镇将高度重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松湖镇 - 新农村建设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不断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共计发放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2408392元,农机补贴103.8万元,(其中12台收割机,135台拖拉机,12台插秧机)母猪补贴2.1万元,松湖镇6000多亩山林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部落实到位。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达3.3万吨,同比增长10%。二是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思路,重点抓好水禽、生猪、蔬菜、珍珠、肉鸽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水禽饲养量达到73万羽,同比增长20%;生猪饲养量2.8万头,同比增长5%;蔬菜产业已由低产园区向高产园区转化,已有80多户菜农种起了40多亩的大棚蔬菜。更为突出的是黄家村在党支部的“双带致富”活动推动下,带动了50多户农户与公司签订了订单,大搞蘑菇种植产业,搭建了21只蘑菇大棚,面积2200多平方米,预计可产蘑菇20多万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三埂村种植藜蒿17亩,产量高达20多万斤,形成了松湖镇一个新产业。以药湖水产场为龙头的5000多亩珍珠养殖基地,现已辐射到港北、潢坊、钱洲三村,新增养殖面积600多亩。以抗援为中心的养鸽基地,带动养殖户25户,肉鸽饲养量达到5万多羽。全镇“一村一品”已初具规模。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采取“抓好示范,逐步推开”的办法,重点建好了9个新农村示范村。农民自筹资金27万元,投工投劳2500个,已通村组硬化公路6.3公里,村里便道14公里,改水413户,改厕413户。新增沼气池10户,安装有线电视890户,安装路灯12盏,修建下水道23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产业旺、农民富、环境美、面貌新、管理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